闽南水乡国医馆内,中医医师为患者做理疗
“街道有中医馆、社区有中医阁。现在,我不用出小区就能享受到中医服务。” 4月23日,在漳州市龙文区福隆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刚接受完理疗的小区居民王先生感慨地说。
近年来,龙文区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让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为守护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今年3月,步文街道锦绣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正式开诊。至此,龙文区辖区内的每个街道(乡镇)拥有至少一家中医阁,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村级。
中医阁,是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内开展中医药服务的诊疗区,具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人员、设施设备等医疗卫生资源。
以锦绣社区为例,除了医生林杨武常驻中医阁,步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会定期安排中医医师到锦绣社区坐诊,其他5家中医阁的运行机制也与此类似。截至目前,龙文区已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办村卫生所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作为漳州市中医龙头医院,漳州市中医院也为龙文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挥引领作用。2024年,龙文区景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文区蓝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漳州市中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同时,龙文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均与市中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建立稳定的支援关系。市中医院定期派遣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查房、带教,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居民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
近年来,龙文区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2年至2024年,中医药事业投入占卫生事业投入比例逐年递增,2024年更是高达 75.60%,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与之相对,医保政策也向中医药倾斜,区卫健局联合区医保局对区域内有显著疗效和成本优势的中医药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推动耳针、游走罐、颈椎病推拿治疗等项目价格合理调整,提高中医药医疗保障水平。
聚焦人才培养 多管齐下提实力
4月24日上午,记者踏入碧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闽南水乡国医馆,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空气中弥漫着艾草香,几位社区居民正躺在治疗床上接受理疗。
“我们国医馆涵盖了中医内科、妇科、小儿推拿、骨伤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科、治未病室等不同领域。”碧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连解清介绍,目前馆里有12名中医药医务人员,其中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占馆内人员一半以上,形成基本稳定的中医药人才梯队。
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龙文区通过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方面,龙文区积极引进名中医。结合“名医入漳”圆山计划,依托闽南水乡片仔癀名医馆等机构,2024年引进21名省级名中医。同时,通过民营医疗机构招聘和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吸引卫生专业人才。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中医类别医师276人,中医全科80人,每万常住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师2.58人。
另一方面,龙文区注重本土中医药人才培养。鼓励本地医师学习进修,本土医师通过“圆山计划”拜外地名医为师精进中医技术,福隆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村医”庄东胜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并取得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学历。此外,龙文区举办多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22年至2024年间,培训人次达203人,培训项目涵盖针刺类、灸类、刮痧类等8大类中医医疗技术。
创新特色服务 满足多元健康需求
不局限于传统的中医理疗与中药服务,龙文区一直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去年以来,龙文区便有步文、景山、碧湖、郭坑等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陆续推出相关辅助手段,为患者“私人订制”中医减重方案,以“中医智慧”帮助群众科学管理体重。
“今年我们医院推出中医穴位埋线治疗。根据中医原理,医生将可吸收蛋白线精准植入其腹部、腿部十余个穴位。该技术可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温和刺激,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抑制食欲、调节内分泌和肠道菌群等效果,让腰围缩减、水肿减轻、体重下降。“郭坑中心卫生院院长曾怡靖表示,这项治疗一经推出,颇受辖区居民的欢迎。
在龙文区,中医智慧不仅在减重领域发挥着独特优势,还全方位地融入居民的健康生活。
郭坑中心卫生院推出乌梅汤、祛湿茶、痛风颗粒等中药包,丰富中医药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中药包,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曾怡靖表示。
在医疗机构之外,龙文区积极开展中医药下乡义诊活动,开展中医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推广普及活动,不断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提升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从城市到乡村,从医院到社区,中医药服务正以多样化、优质化、便捷化的姿态融入龙文区居民的生活,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道路上绽放独特光彩,持续为居民的健康生活助力。(林昕蓉 钟振 张小惠 文/图)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9闽ICP备1902626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38号
地址:平博体育网址邮编:350003总访问量:
主办:平博体育网址承办:平博体育网址宣传处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