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沪厦同心,关注闽西南血液病患者之需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 : 2024-01-30 10:09
  作为全国首家揭牌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以下简称厦门医院)开业6年多来,以同质化管理高位嫁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复旦中山医院)优质资源,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高水平诊疗技术,还带动当地及周边其他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引领作用。
  “山外有山”促同质化发展
  “管理团队全平移,医疗力量全覆盖,厦门医院与复旦中山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临床业务科室实行‘双主任’制。”厦门医院执行院长周建军介绍,医院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将复旦中山医院医疗资源平移落地,逐步实现了优势学科“全复制”,并持续引入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近80项技术空白;同时,医院结合当地百姓疾病谱,重点打造内镜诊疗、介入手术、危急重症三大平台,并开展心血管、肺、肝、胃、肠、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诊治;获批成立15个名医工作室,均已高效运转。
  为全面提升闽西南地区疾病诊疗水平,厦门医院与当地多家医疗机构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绿色通道”等方面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周建军介绍:“我们牵头周边20余家医院联合发起成立‘沪闽心脏大血管联盟’,以期提升区域心脏大血管疾病治疗水平。针对基层需求,我们将‘五室三中心’(即5个名医工作室及3个诊疗中心)下沉至海沧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与湖里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双向转诊协议,靶向助力基层能力建设,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周建军表示:“‘复旦中山’的文化基因也深植医院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职工。在厦门医院,经常能看到‘山外有山传承星灿’的宣传语,寓意复旦中山‘移山填海’,将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平移至厦门,使之成为深化医改的一颗璀璨‘新星’。”
  “精准先行”助血液病早期干预
  同质化管理让“复旦中山”人才、技术、学科、品牌等落地厦门医院,成为厦门百姓“家门口的上海医院”。厦门医院血液科执行副主任魏征表示:“以血液科为例,如今,在上海能开展的技术,在厦门医院都能开展。”
  据悉,厦门医院血液科开科6年多来,持续将复旦中山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平移,尤其在常被漏诊误诊的血液罕见病领域,为闽西南地区不少辗转求医的患者提供了明确诊断与精准治疗。“当前,各种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后,患者缓解率大大提高。某些罕见病有其特定的针对性治疗手段,治疗过程并不复杂,因此明确诊断至关重要。”魏征介绍,比如血液罕见病——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类似这种传统被认为高度致死性的疾病都能通过早期诊断干预,让患者重获新生。
  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和诊疗观念的更新迭代,血液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魏征告诉记者:“当前,肿瘤诊疗已经步入‘慢病化时代’。以血液科常见的多发性骨髓瘤为例,对患者进行精准检测后,根据不同危险程度制定治疗策略,将大大提升诊疗效果。”
  魏征曾接诊一名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在外院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自行中断治疗。当患者到厦门医院血液科就诊时已是中断治疗1年后,疾病复发。虽然经过各种新药治疗,患者症状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疗效大打折扣,令人惋惜。魏征感慨:“如果能拓展更多渠道加大对患者的健康科普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医生持续配合,相信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和更长的生存期。同时,医生务必要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科学判断,而不是将创新方案留到山穷水尽时再去尝试。”
  随着《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正式实施,魏征关注到,很多创新药物的适应证放宽了,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用药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来那度胺等均新增一线适应证报销。“这是国内很多专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医保政策惠及大部分患者的体现。作为临床一线医生,我们既不能给医保造成负担,也应提升诊疗能力,通过精准检测,帮助早期甄别危险度较高的患者,把医保政策用足,给患者带来切实帮助。”魏征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把复旦中山医院的技术和经验‘移植’到厦门医院,同时加强对本土化年轻医生的传帮带,打造‘带不走’的高水准医学人才队伍,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优势,填补闽西南地区的技术空白。”对此,魏征非常期待。(《健康报》2024年01月30日 第 8 版)
附件下载: